夜色像薄薄的幕,窗前的灯光把这座城的影子拉得又长又细。她名叫琪琪,手心里握着一枚不大的相机。没有喧嚣的声音时,镜头却会告诉她世界最微小的变化。她试着把这些变化拼合成一个故事,像把露珠从叶脉上拭去,留下一连串清晰的痕迹。此刻的她,并非追逐某个结局,而是在光与暗之间,慢慢让自己的呼吸安静下来。
黄昏的巷口有风,墙面潮迹上浮现透明的光。琪琪站在路口,镜头对准一颗老树的影子。她用心记录每一个闪过的瞬间:雨点打在水洼里像小小的星星,窗纸上黑白的格子像旧日的记事本。她把日常的琐碎收进一个个镜头里,又把镜头打开,像打开一本无字的书。她相信每一个被看见的角落,都会给人带来安静的回应。
黑夜里,电视机的灰白屏幕反光着她的眉眼,街灯在湿地面上留下一道道延长的光线。琪琪称之为光影笔记,记录她与光的私语。她不设限地把镜头对准窗缝里跳动的尘埃,炉火旁的影子,以及街口摊贩翻开的色彩。每一张画面都是一个小小的证词,讲述时间如何把情感揉成柔和的线条。
有时她会把不同场景拼接成一段短而完整的画面,像把夜色分成若干层。她学会在停顿处留白,在光线变暗处把情绪放慢。朋友问她,为什么不把故事讲得明确些。她只是微笑,说每一寸光都值得被记住,而记住的过程,就是对生活的温柔回应。于是她继续拍摄,继续写下琪琪的镜头笔记。

当这组影像渐渐聚拢,像一册薄薄的集子,被风带到读者的手里。观者在屏幕前静默,听见心跳的轻响,看到影子里的人与事的相遇。琪琪站在画面之外,眼睛里没有喧嚣,只有光与夜构成的边缘。她知道收藏并非占有,而是让更多人从微光中看见自己。晚风把纸页翻起,夜色把名字轻轻放下,新的夜色又要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