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绝区零》次日的海域带着寒意。浮冰像薄岛屿漂浮在深蓝水面,脚下裂缝偶有细响。队伍沿标记线前进,呼吸在口罩里化成白雾。目标是勘察浮冰空洞入口,收集若干样本。路线由温度、风力与冰况决定,装备清单由经验员逐项检查。每人背包放好防水笔记本、采样袋、消毒用品与绳索小件,脚蹬冰爪,手握冰镐。若感到地面松动,须立刻停步,转向安全踏点。
出发前准备要严格。队员穿戴完整,头盔、护具、保暖层到位。绳索系统分区设置,固定点选在岩缝或坚实冰面,避免弱点。冰镐、冰爪、绳索、样品袋和防滑垫一并携带。手套干燥,防潮袋内放好记录笔与备用电池。观察海面与洞口边缘,辨认裂纹与滑移,发现异常立即调整路线。队长保持通讯,必要时用对讲机传递信号。

进入次日探索时,在洞口缓冲区建立观察点。沿踏点移动,脚下保留冰爪支点,绳索间距适中。洞内光线昏暗,温度偏低,风压变化明显,需头灯与备用电源。边缘较中央更易出现新裂口,避免中部空洞。转弯时用绳索引导,避免位移过大。若遇积雪斜面,保持稳定。
样本收集遵循三原则:干净、可溯、可用。冰晶与水样分开存放,袋口用不同颜色标记。记录时间、地点坐标与环境信息,工具离洞后消毒。防污染做法包括封袋、避免触摸内部。对多层样本分深度抽取,确保数据对应踏点。返回时对样本编号,附上洞内照片记录。
若温度骤降、冰面裂纹加宽或风向改变,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。保持通讯,设定紧急路径与集合点。回撤时谨慎翻越薄弱带,沿原路返回,岸边留人监视海况。结束后清点装备,清理环境,记录下日后计划的要点。